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新常态下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VIP免费下载全站资源
VIP优惠来袭,免费下载全站资料和课程,技术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查看VIP会员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与国家五年发展计划相衔接,截至目前主要奏出了四部曲:“十五”科技先行先试、“十一五”搭平台建体系、“十二五”给激励促普及和“十三五”由倡导到强制。

科技先行先试:从“十五”开始,绿色建筑陆续成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主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部、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纲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项和国家“十三五”科技重点研发项目,绿色建筑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搭平台建体系:为发展绿色建筑,国家在2005年成立建设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并筹办每年一次的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2008年成立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为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集中行业优势资源,先后于2006年编制颁布我国绿色建筑领域的第一本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为更好地指导绿色建筑的发展,先后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以及《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等系列标准,建立实施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并基本实现了标准的专业化与系列化。

给激励促普及:为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于2004年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每两年),启动了“双百工程”,并于2008年开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为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于2012年颁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167]),起到了很好的市场推动作用。

由倡导到强制:2013年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国办发[2013]1号)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行动计划”要求,至2015年末,城镇新建建筑2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以上;2014年起,政府投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院馆等)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2014.3)中明确提出,至2020年末,城镇新建建筑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2014年起住建部开设实施绿色建筑年度大检查,随后28个省市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强制性发展目标,标志着中国绿色建筑进入“社会共识、规模发展、产业培育、全面推进”的高速发展新常态期。

目前北京、上海、重庆、安徽、吉林、广州、长沙、武汉等省市已出台绿色建筑强制实施方案。江苏、浙江等省市已通过人大立法,颁布了绿色建筑相关条例。

住建部也要求对执行绿建标准项目,审图机构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自2014年6月起每季度上报针对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项目的实施情况,于2015年10月21日发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进行改革,实施本地化与市场化。至此,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进入强制图审与自愿标识的新常态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2、机遇与挑战

截至2015年12月底[1],全国共评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3979项,其中设计标识3775项,运行标识204项,具体如图2所示。

新常态下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图3为绿色建筑星级、对象及标识类型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数量规模化增长,其中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同步发展,一、二星级项目合计占据八成。设计标识数量比例达到94.9%,运行标识项目比例仅5.1%。

2.1、发展机遇

绿色建筑发展是市场的潜在需求,追求技术投入的性价比,关注单项技术及项目整体的运行实效已成为市场的价值导向。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效果到底如何?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何在?已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新常态下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图4全国气候与资源条件分布图

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共识,全国各地气候、资源条件不同(如图4所示),不同地区适用技术差异性明显,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前提。

量体裁衣是实现绿色建筑实效最大化的技术手段,应根据项目场地状况、功能需求不同,追求技术的匹配性和系统性,如图5所示。

2.2、存在挑战

有些项目为了片面追求绿色建筑星级目标,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生搬硬套、技术堆砌(如图6所示),忽略建筑艺术与技术适用性,不仅造成建造成本高、运行维护难、绿色建筑实效无法显现,更严重的是易让市场产生“绿色建筑=高科技、高成本与高星级”的误解,给绿色建筑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对绿色建筑理念认识的不到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也给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太阳热水系统的设计、非传统水源利用与屋顶绿化设计等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误区:办公建筑工程规模小,多数项目的集热器面积不足50m2,日产热水量在5吨以下;用水点分散,主要为卫生间洗手盆提供热水,由于支管较长导致出水时间长,管路热损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节能效益与热水的品质;冬夏季平衡,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加剧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季节不平衡特性,造成夏季系统过热导致水箱溢流,直观表现在有些项目夏季太阳能系统补水量激增或另外增设散热系统将太阳能系统集收的热量又散出去,变相增加系统的能源损失。所以针对这种仅有洗手热水需求的普通办公建筑,不应该建议安装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环节未考虑建筑一体化设计,通常由开发商直接委托太阳能厂家专项设计施工,对太阳能保证率、系统合理性等缺乏系统论证;施工环节缺少有效监管,缺乏专项竣工验收,造成工程质量参差不齐;运营管理环节,物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知识,系统运行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使用太阳能的节能优势,另外集中式系统的收费也需要探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建议优先选用分户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例如阳台挂壁、窗间墙等南立面位置安装太阳能集热器,可有效平衡冬夏热需求,解决夏季系统过热问题,同时产权清晰避免了收费问题。

有些项目为了片面追求高星级,盲目采用中水/雨水系统,忽视了技术的适宜性,设计时又存在一定缺陷,造成中水系统排污及清运不畅、位置尴尬,运维不便、系统处理方式不合理、水泵流量设计不协调等,造成项目后期运行过程中有接近半数雨水系统停用,大部分中水系统运行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根据项目需求及地理优势,合理设计系统规模,如上海地区部分项目利用先天优势回用河道水,物业接受度高,使用效果好。

除了以上技术方面的问题外,我国绿色建筑在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如设计单位经验不足、咨询单位良莠不齐、施工环节缺少监管、物业单位缺乏激励等,都可能导致绿色建筑运营效益的不佳,造成绿色建筑行业呈现出重设计轻运营的现象。而绿色建筑发展现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时期,面对绿色建筑项目的井喷势态,如何做到绿色建筑质量的有效监管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3、应对策略

为解决以上问题,当务之急是推进绿色建筑质量监督制度的完善,构建如图7所示的绿色建筑质量监管体系。图中右侧区域的监管体系目前相对成熟,也已在一些省市开始落实,而左侧区域则尚未建立。如何充分发挥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房屋管理中心等机构或部门在绿色建筑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就成为保障绿色建筑实效的关键。

新常态下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图7绿色建筑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十三五”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重点可体现为“三个重点+绿色智造”(如图8所示)。三个重点为从重绿色建筑设计转变为重绿色建筑运营、从绿色单体建筑扩展为绿色生态城区、从新建建筑领域延伸到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通过“绿色化+信息化+工业化”三化融合实现绿色智造。

新常态下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图8十三五绿色建筑发展重点

而绿色建筑产业若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全行业、全产业、全过程协同,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市场和社会的各方力量,通过精细化设计、专业化运维、制度化监管,保障绿色建筑实际运营效果。只有充分发挥质量监督体系的权威性,才能实现在规划设计阶段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施工验收阶段对建设过程及效果进行把控、运行管理阶段开展建成实效分析的良性发展循环,绿色建筑产业才能具有可持续的生命力,也才能进一步丰富我国“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内涵。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新常态下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100套内部BIM资料,限时领!
付费搞来的,大家都在学!
领取资料 AI解答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