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建筑网
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VIP免费下载全站资源
VIP优惠来袭,免费下载全站资料和课程,技术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查看VIP会员

编者按:为提供给学院读者更为系统的阅读感受,我们将在每个月单独选取一周以专题的方式推送作品。本周选取的主题是“优质竞赛作品”。今天,我们将为您推送2019年获天作杯一等奖的优秀作品解读。

另外,建筑学院正开展“创作者计划&优质学生作品”投稿活动,如果您有优质的竞赛作品,并乐于将设计的过程、方法整理成文章,那么欢迎您向我们投稿。我们将提供300~1000元/篇的稿费(根据阅读量区间判定),同时为每年最优秀的作品颁发10000元奖励。如需了解更多,欢迎后台留言。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远景

-竞赛命题-

《建筑师》杂志·2019「天作奖」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主题为“一家人的城乡”,参赛学生针对现代社会居住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由于城乡剧烈变迁而激发出的不同以往的家园理想,纷纷提出自己的理念,描摹心目中的“桃花源”。在收到的281份作品中,同学们各展所思,提出了现代乡村住居环境的多种可能性:或是传统建造工艺的现代投射,或是建筑与机械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抑或是追忆似水流年的返璞归真……

最终,来自东南大学的王凌豪、郭浩然与米兰理工大学的马志强携作品“五感宅”一举夺魁。本文将借由设计者、指导老师、竞赛评委的阐述,为广大读者解读该作品。

-获奖作品-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 王凌豪 / 东南大学;马志强 / 米兰理工大学;郭浩然 / 东南大学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01 设计缘由

场地位于云南省剑川县沙溪古镇西侧的一个普通的空心村——黄花坪。父母和祖辈曾生活在这里,儿孙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迁入城市。老宅由于年久失修,院子杂草丛生,房屋破败凋敝。周边的房子也大都如此。

对于爷爷奶奶和父母来说,老宅是他们生活大半辈子的地方,大山和田野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在老年时,情归田园也成为他们生命最后时光的憧憬。对于儿孙,儿时在乡村中生活的点点滴滴则成为其人生中的回忆财富。老宅成为“家”的信标,更是连结城乡生活及多代人之间的纽带,对其进行改建成为必要。

02 文脉与老宅

黄花坪村虽已趋向空心化,但由于地处沙溪古镇附近,这里的文化传统依旧得以延续,村中每逢节日每每会有太子会(释迦牟尼诞辰纪念日)和火把节在镇上举办。除了非物质的传统节日外,烤烟塔作为实体的物质遗产已成为当地人心中家乡的符号。村中林立了众多烤烟塔,它们作为盛极一时的生产空间现已废弃,但依旧保存良好。

老宅处于黄花坪村的东南侧临近田野,其本身并无独特之处,是当地典型的白族民居形制,建筑本身的木梁和夯土墙保存比较完整。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黄花坪村与老宅现状(上:黄花坪村鸟瞰,中:老宅位置,下:遗存的烤烟塔)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总平面图

03与自然、时间为友

与城市相比,沙溪作为古时茶马古道的驿站有自己的平静、闲适。因而,我们希望为家人设计一个与自然、时间为友,并且有归属感的家。如何能让家人身处宅第感知自然与时间,乡村生活的图景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田野中嬉戏的孩童,村口望山闲聊的老人,院中热闹的家庭聚餐……种种知觉体验给予了本次设计的着力点,我们利用边界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层次,同时选取了人的五感体验作为线索展开对于老宅的改造设计。

边界塑造

老宅面向院落的木结构墙体残损较为严重,其余墙体为夯土墙可以利用。设计拆除了面向院落的界面,植入新的承重结构并将其引申为新宅的三重边界。它们形成了感知的界限,感知界限塑造出三个边界空间:

第一重边界空间是面向周边环境创造出视觉的通透性;

第二重边界空间是由环形交通创造出身体的移动;

第三重边界空间面向天空敞开收集天光,营造宁静的氛围。

这三层空间构成了新宅的主体架构。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老宅的边界与新宅的三重边界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平面图

知觉空间

新宅利用老宅空余的区域置入四个新体量作为“知觉容器”。东侧观山院,面向远山敞开空间,形成景观的取景框;北侧虫鸣院,面向花甸,两端扩张中间收缩的剖面形式使该空间成为收集虫鸣的“音盒”;西侧落雨院,错叠的两层瓦屋面以及底层的鱼塘承接雨水,使其得以被感触;南侧花香院,夏季盛行的东南风进入新宅,由向上的开口涌出,流动的空气带动花香浸入室内。茶室处于东侧,这是当地传统的烤茶与品茶的空间,在此以味觉唤醒人们对家的记忆。

秋夏之时,在虫鸣院聆听自然的声音;

落雨之时,在雨院触摸沿着屋檐倾泄的雨帘;

天晴之时,在观山院静观延绵的远山;

开花之时,在花院藉由风去闻到花香;

会友之时,在茶室坐在台阶上边烤茶边品味。

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是“家”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五感”的介入,丰富了感知的维度,使得意识中“家”的概念转换为可以被感知的客观事物。

院落中的高塔则回应了祖辈和儿孙辈的情感,像是纽带一样。对老人而言,高塔更像是烤烟塔的隐喻,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对于我而言,高塔是家的象征,如同灯塔。对于孩子而言,高塔成为他们玩耍的地方,成为他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空间构成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知觉空间——观山院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知觉空间——虫鸣院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知觉空间——落雨院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知觉空间——花香院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知觉空间——茶室

04材料与结构

夯土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我们希望保留它,让室内有种人体的温度感。而新置入的空间则采用混凝土并涂上白族的草筋白饰面,有着浅浅的纹理,与夯土的温暖感形成对比。结构上继续使用木结构,采用原有的木梁重新设计新的结构支撑方式,使老宅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五感宅”生活场景设想

05结 语

“五感宅”并不是一项真实的改造计划,但是它所蕴涵的对“故乡”和“家”意义的思考值得探讨。在我国当下城乡二元制现状的发展中,如何联系城乡空间并非空洞地描绘前景,也非简单粗暴地投资建设。“五感宅”根植黄花坪,希望从乡村生活的日常中唤醒人们对“家”的感知,五种知觉空间的融入使得它超越了满足居住的住宅基本功能,成为维系祖辈与儿孙情感的纽带,抑或是成为承载乡愁的“容器”,最终实现从“起居”到“栖居”的转变。诚然“五感宅”可能仅仅是一项居住实验,但是仍希望其能成为我们在建筑设计层面思考城乡关系和家族血缘关系的一种声音,促使人类回归人与人、自然亲密关系的原点。

-评委及老师点评-

张雷

竞赛主题涉及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真实的乡村环境,应展示宅基地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关系,充分体现作品的场景感;第二维度在于对“一家人”的理解,方案中对三代人生活起居的表述将会成为主要的考量,没有表述而只做外形的“空壳子”是不切题的;最后在于建筑载体本身,例如针对老年人的起居是否考虑无障碍设计等细节。生活不能离开地域,不能离开人的行为,应将这两个维度结合到设计表达中。

各位评审希望同学们能将自身情感代入一家人的场景,而不是只为别人或为一个特定的环境设计。从题目本身来说,“一家人”是第一要素,应考虑一家人今后在乡村生活中的可能性,做出比较扎实的设计。诚然这是一个比较复杂而综合的题目,但是如果某些方案从单一层面上进行了深入发展,如乡村养老、地域文化回应、空置房改造,也可以作为解题的切实角度。归根结底,竞赛的重点还是在于对一家人在乡村生活的全面理解,这样的设计才是最切题的。

方案位于临近云南沙溪古镇的空心村,更新改造的老宅为典型白族民居形制,木屋架夯土墙是具有时间性的在地符号。设计通过对老宅院落空间的再限定,成功地创造了新和旧相互激发的关联性,五感空间的构想使得内向场所和外部世界紧密相连。维系三代人情感的高塔兼具符号性和体验性,在提升院落地域精神维度的同时,强化了一家人团聚的归宿感。方案概念表达简洁有力,设计手法娴熟内敛,令人印象深刻。

——张雷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南京大学可持续乡土建筑研究中心主任

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兼总建筑师

这是一个很有氛围的设计,氛围的产生来自于多种感官的感受,在过分看重视觉的当下,五感宅的设计通过调动五种感官感受自然,也就同时用五种感官感受建筑,不同感官所带来的不同主题,塑造着各具特色的空间,慢慢地浸润着居住者的精神世界,让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高度融合,此外,老宅的意象如何生长出新的意象?传统的空间形态如何生发出新的生活方式?本设计中各种庭园的设计不同于传统庭院,其中,中心庭园的设计饶有特色,身体的移动与儿童的游戏空间,最终以烤烟塔的形式呈现出来,当下的活动与传统的意象并存,在这里,生命的活力与时间的流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暗示老宅的新生。

——刘捷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统筹:陈海娇

微信编辑:李雪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微信公众号:xuebim
关注建筑行业BIM发展、研究建筑新技术,汇集建筑前沿信息!
←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赞(0) 打赏
BIM建筑网 » BIM建筑|优质竞赛作品解读 | 希望打造一栋建筑,用来听风听雨晒太阳
100套内部BIM资料,限时领!
付费搞来的,大家都在学!
领取资料 AI解答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BIM建筑网,更专业的BIM技术学习网站!

关注建筑新动态,分享建筑新技术

联系我们关于BIM建筑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小编吧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扫码登录

微信「关注」,快捷登录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用户许可协议》
账号登录 | 其他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登录注册